不懂得如何放棄 「想創業」這個念頭嗎?

我不是典型的創業家,或是我稱的上是一個創業家嗎?

對於「典型」的定義 — 我認為是有著明確目標與題目而去創業的創業家,而我恰恰相反,我並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要選擇創業這條路 ,可能僅僅只是心理的不甘於現狀的選擇?

為什麼想要創業?

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答案 ,或許是在做工程師的時候,對於較為單一的生活我有些不耐;或許是在發現能夠解決不同的問題時,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,或許我僅僅只是喜歡在一個完全混亂的情境底下去建設一些東西、而這些均引導我往這條路前進。

2016年,學長郭佑推薦給我一個改變他職涯軌跡的活動 – YEF,讓我有機會成為時代的一份子。「學到很多」並不足以形容這段經歷,其中最大的資源來自於人,影響深遠。

在這裡,有一群愛較真、但卻擁有思辨能力的人,大家相互較勁,共同面對並尋找隱藏在表像後的深層問題,共同找到出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,這整段腦力激盪的過程,都讓我好不過癮。許多夥伴到今天都仍是我自己在面對重大決策時會諮詢的對象,他們總是可以給我不一樣的思路,從中得到多樣的解法或引導思考的角度 。

這段經歷,無疑是我進入社會前最好的試煉場。

從時代畢業後,我沒停止尋找能開啟創業的題目,透過郭佑的介紹接觸到台灣米界的 LV「池上多力米」,深深被梁正賢梁大哥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,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,在沒人在意品質的年代就開始種植有機稻米,期待可以透過提升品質,來翻轉產業面臨瓶頸。

我常對外介紹,雖然我們還不是一個社會企業,但梁大哥正完成一個社會事業。如此無私、不服輸的精神,就為改變稻米產業,讓農民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工作 。一個個的故事,都像是強烈的使命號召,讓我想要成為其中一分子,看看能不能承續梁大哥的精神,而決定投身其中,擔任內部創業小組的負責夥伴,協助轉型乃至於擴大影響力到整個東部。

不得不說,如同所有草創團隊一樣,我也在找尋產品與品牌的 MVP,這過程中屢屢碰壁,若是用教科書的說法,農業算是一個舊問題,但我提出是新解方嗎?這不禁讓開始懷疑自己,我真的有辦法做到嗎?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在這裡,一個馬來西亞人要深耕台灣農業嗎?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,要像梁大哥一樣在一個行業不斷深耕 20 年終有一番成就嗎?

在我所有閱讀過的創業家傳記裡面,他們大多是為了心中的一個夢,為追求那個夢就算面對再大挫折都要勇往直前。我有辦法像他們一樣的燃燒自己的熱情,就只為改變現況嗎?

這樣的狀態來來回回長達兩年,讓我備感痛苦,直到我被一位青年創業家點醒。他與我分享,他一開始也只是因為在意一件事而選擇站出來,嘗試做出改變。但隨著時間越長其實所有的堅持更多是因為有了使命與責任,不得不前進。而我們找不到最想要的事情,莫過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認識的不夠多元,不夠深入,看不見自己更多其他的可能性!

我開始反思,類似的狀況不就擺在我眼前嗎?別人願意提供我機會,我也正在尋找的道路上不是嗎?或許不再追求自己的題目是否夠不夠有趣,而是在現在擁有的題目當中持續往下深蹲,找尋這其中的使命感,為其努力看看。也在這個過程慢慢地意識到在創業家裡面,每個人的故事皆有不同,有和賈伯斯一樣技術創業、也有和 IKEA 創辦人一樣的產業改革者,也有不局於一個題目喜歡媒合各式資源的創業家。

這有點像是打怪的路上,雖然我還沒決定我想成為怎麼樣的職業角色?但這並不影響我先慢慢補齊裝備。在創業家的身邊觀察,一家公司如何營運、找到如何變現的能力等等,先從觀察、模仿才有可能複製並走出自己的路。至今我仍然相信,有一天當我儲備好更紮實的能力,才有能力挑戰更困難的問題,使命感與熱情隨之而來。

如果問我創業前最好要準備什麼呢?

我認為是保持一顆積極、勇敢挑戰且學習的心,多讓自己和創業家相識,讓自己有機會在他們身邊待著學習。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最有效率,他們可以帶你破圈。站在他們的高度,同一個難題會有不同的視角與洞察。而我發現這當中最有趣的是,你是否有把自己放在創業家角色,這是至關重要的要點,如果你想著是你自己在這個角色上,你會怎麼處理與面對。這個微小的思考差異將會引領你留意到更多的細節與面向。

創業的路上需要具備怎麼樣的能力 ,有的人會說:要有過人的專業領域才能 、要有異於常人的大心臟,我並不否認這的確會帶來關鍵優勢,但如果懂得如何閱讀並拆解問題更是關鍵。

落落長說了很多,是想用自己非典型的歷程給大家一點點分享。若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創業,我想我也會和大多的 YEFer 一樣勸退,因為這段歷程的確並沒有太多的好的幻想。但你如果和我一樣不懂得如何放棄 ,但苦於找不到方向的朋友們,我的建議是:或許不再執著,先找到一個非做不可的「題目」,也可能先觀察、模仿、實作,慢慢累積自己未來能挹注全力的底氣。

創業是一個不斷找自我的過程,努力的向上,除了是讓世界看到我們,也是為了讓自己看見世界。無力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時,不妨懷抱熱情從眼前的小事做起,沉下心去努力,比什麼都重要。

【作者簡介】

李正治(Alex Dee),Epoch School 未來創業人計畫 2020 代表,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資管系。2021 年與鮮乳坊共同創辦人郭哲佑及池上多力米的梁瑜容共同創業,現擔任丹米生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,主力發展池上多力米現代化轉型。


不懂得如何放棄 「想創業」這個念頭嗎?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 on Medium,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.